找到相关内容8009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观音信仰在中国(下)

      观音信仰在中国(下)   ◎释正   观世音菩萨在中国是“同体大悲,无缘大慈”,她的愿心是普世的,对人,对其他五道众生,同样如是,无有差别。她的所作所为,不求回报,完全是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”,用现代的话来说是没有目的性,哪里有苦难的众生,哪里就有她的身影。所以,在中国观音信仰是十分普及的,几乎“家家弥陀佛、户户观世音”,拜观音求观音,成了市民社会、草根阶层一个普遍的现象。 ...

    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31994513.html
  • 华严十玄门与念佛法门

    华严十玄门与念佛法门   释能 ─ 中国佛学院讲师   ◎ 提要  本文第一部份〈华严经与念佛〉,通过〈成佛的华严经〉、〈念佛的善财〉、〈华严四种念佛与念佛三昧〉三个小部份,论述了念佛法门的究竟性与方便性,并由华严念佛三昧等可以看出,念法方法之间的融通无碍,而这种融通无碍就是华严十玄门的事事无碍的特征。   华严十玄门与念佛法门  能法师/中国佛学院讲师  本文第一部分〈华严经与念佛〉...

    释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0349181.html
  • 试析虚云和尚禅净合一的修行观

      试析虚云和尚禅净合一的修行观   四川大学哲学系 李万   内容提要:虚云和尚的修行观体现了禅中有净,以禅为主的特色,其禅修之法虽然人融入了念佛的内容,却不是称名念佛,...念佛是谁”就是一句话,这句话在未说的时候叫话头,既说出就成话尾了。我们参话头就是要参这“谁”字未起时究竟是怎样的。譬如我在这里念佛,忽有一人问:“某甲!念佛的是谁啊?”我答曰:“念佛是我呀!”曰:“...

    李万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80194128.html
  • 善财童子第一参 慈悲精神耀香江

    善财童子第一参 慈悲精神耀香江  作者: 释正  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、普陀山全山方丈戒忍大和尚,率领普陀山佛教协会参访团一行二十人,于二○○六年十月八日至十二日在香港,拜见诸山长老,参访各大寺院,所到之处无不受到欢迎,用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长老的话说,参访团“震惊了香港”,受欢迎的程度是“空前的”。在短暂的交流、学习的过程中,参访团全体成员深受鼓舞,受益良多,收获甚丰。这是一次...

    释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83750517.html
  • 善财童子第一参 慈悲精神耀香江——普陀山佛教参访香港纪行

    释正   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、普陀山全山方丈戒忍大和尚,率领普陀山佛教协会参访团一行二十人,于二○○六年十月八日至十二日在香港,拜见诸山长老,参访各大寺院,所到之处无不受到欢迎,用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长老的话说,参访团“震惊了香港”,受欢迎的程度是“空前的”。在短暂的交流、学习的过程中,参访团全体成员深受鼓舞,受益良多,收获甚丰。这是一次学习多于交流的参访,也是一次沐浴著香港...

    释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40358762.html
  • 楚山禅师无相说发微

    楚山禅师无相说发微   李万  摘 要:无相是佛学中极其重要的概念,无相则是佛学中修证菩提的无上法门。作为明代禅宗的一代宗师,楚山绍琦禅师的禅学思想,涉及了无相法门。其无相思想与缘起性空的般若中观理论相结合,论证了无相即性空,性空即无相的妙谛。以此为基础,楚山禅师还将心性论引入无相法门中,以无相即是本净心性的模式,完成了独具特色的心性论体系。并在心性论的基础上,以心性本净作为中介,...

    李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55258889.html
  • 简析四圣谛的生死观

      简析四圣谛的生死观   四川大学哲学系 李万   内容提要:以解脱生死为己任的佛教,把分析与观照生死的现象作为创教弘法的根本,正是从了脱生死的角度,佛教不主张对世间的现象作形而上的抽象思辨性质的讨论,而是以如何解决生死问题为修行的目标。与之相关,佛教的四圣谛理论分析了生与死得以产生的根源在于无明,人们因为无明的作用,从而流转于生生死死、往而复始的轮回之中。故而,佛教四圣谛...

    李万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313588936.html
  • 阿赖耶识净染说浅析

    阿赖耶识净染说浅析  四川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李万  内容提要:在印度佛学与中国佛学思想体系中,阿赖耶识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。而关于阿赖耶识是净是染问题的争论,则成为中国佛学史上的一桩公案。正是为了解决包括阿赖耶识净染问题在内的疑惑,一代高僧玄奘法师远赴印度,游学多年试图解决阿赖耶识净染的问题。玄奘法师杂糅十家注释而译成的《成唯识论》,及其弟子门人对于《成唯识论》的注释,都从印度瑜伽行派的...

    李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44761708.html
  • 唯识学的特质

      唯识学的特质   常法师   前 言   唯识学是内明的无上胜妙法门,是释尊一生教法的极谈。韩清净在《唯识指掌要论》中言:“这唯识一种法教,在如来一切法教中,是最究竟的,是最明显的,而且是最切要的。”太虚大师认为,佛法与世法是非一非异的互联关系。《六祖坛经》云:“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。”中道了义的唯识学,由自性缘起与业感缘起相结合而生的阿赖耶缘起,更立足现代化中化现代,净化人生,...

    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493681506.html
  • 境由心造与心灵环保

      境由心造与心灵环保——李万   随着人类社会与人类文明的发展,人们逐渐发现,在生产力提高、经济增长及物质产品不断丰富的同时,人类不仅失去了青山绿水,失去了蓝天白云,更为可怕的是人类自我的心灵...商务印书馆。   ② 同上。   文/李万(四川大学哲学系) ...

    李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71184661.html